本期嘉宾 江智勇

学院2021级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,单列指标保研,现推免至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电子信息专业。
曾获校励志奖学金、国家励志奖学金、乙等奖学金、优秀共青团员、优秀学生干部、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一等奖、第十一届“北斗杯”全国青少年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、2024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中及西南地区一等奖。
在竞争激烈的保研赛道上,如何才能脱颖而出、成功上岸?结合自身经验,为大家深度剖析几大核心要素。
第一关键高绩点:学业基石,稳扎稳打
专业课加权平均分在保研加分中独占鳌头,高绩点无疑是首要要求。这意味着,学习绝不能仅满足于“低空飞过”,而要力求每门课程的成绩都出类拔萃。
课堂之上,前排座位堪称“学霸专属区”。一来,能清晰捕捉老师讲授的每一个细节,不错过任何知识要点;二来,近距离互动,方便随时提问求解,让知识疑惑不过夜。更重要的是,老师对前排常客印象深刻,在日常评分时,无形中会给予更高认可,为绩点添彩。
考试月更是“冲刺黄金期”。有志于保研的同学,不妨寻找同样优秀且目标坚定的学习伙伴,无论性别,此刻皆是并肩作战的“同志”。彼此监督、相互启发,让学习不再枯燥,效率与快乐兼得。若暂时难觅知音,也别气馁,把自己当作准研究生,以更高标准自我约束,在独处中沉淀,于静谧中奋进。
第二关键冲竞赛:实战历练,脱颖而出
竞赛加分是保研战场的关键一役,想在其中崭露头角,尽早投身实验室是明智之举。实验室里学术氛围浓厚,志同道合的竞赛队友触手可及。
大一大二阶段,堪称积累竞赛经验的“黄金窗口期”,应大胆尝试各类赛事,不惧成败。此时,奖项固然是努力的见证,但更宝贵的是过程中的成长:知识技能的飞速提升、比赛规则的精准解读,这些都将为日后的“夺冠之路”铺就基石。值得注意的是,本届保研政策革新,竞赛加分仅限三项证书,这就要求我们精心“排兵布阵”,挑选最具含金量的赛事重点发力。
对于实验室的同学,电赛和智能车大赛不容小觑。尤其是智能车创新赛道,本人作为国一获奖者强烈推荐。相较传统赛道,这里少了几分“内卷”,更看重新知识的探索与运用,无需超高的基础储备,只要用心筹备,国奖并非遥不可及。非实验室的同学,数学建模竞赛和英语竞赛是绝佳选择。前者作为 A 类赛事,加分“分量十足”;后者独具优势,跳过省赛直取国奖,获奖即荣耀加身,为保研之路强势助力。
第三关键多技能:锦上添花,必备加分项
四六级与计算机等级证书,虽看似常规,却是保研征程中的必备“硬通货”。
先说四六级,大一阶段,趁着高中英语的“余热”尚存,务必一鼓作气、一次通关,此时考出高分的概率最大,切莫错失良机。
计算机等级考试,策略得当便能轻松拿下。不必按部就班从二级起步,建议直取三级,备考时在网上购置一套题库,潜心刷题、吃透要点,其难度远低于必修课程,只要用心,通关手到擒来。
第四关键好心态:坚韧不拔,笑到最后
保研之路,宛如一场漫长的马拉松,拼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,更是心态的较量。
焦虑与担忧是保研路上的“绊脚石”,唯有将其转化为奋进的动力,才能行稳致远。不要总在自我怀疑中徘徊,静下心来,审视自身短板,缺什么就补什么,用行动驱散迷茫。要知道,成功从无捷径,皆是日积月累的沉淀。相信自己,在这场逐梦之旅中,你定能披荆斩棘,成为下一个保研成功的闪耀之星!